在民国时期的中国大地上,有两个显著的标签,一个是军阀混战,另一个则是土匪横行。四川,这片曾被誉为“天府之国”的土地,自古以富饶闻名,然而在这个风景如画、资源丰沛的地方,土匪的肆虐却从未间断。土匪们成群结队,聚集成帮,拉扯着每一个乡村,凭借着武力威胁乡民,动辄鱼肉百姓,搅得原本宁静的巴蜀大地鸡犬不宁,民生困顿。
在这其中,金堂县的赖金廷最为猖狂。虽然他无法与盘踞川陕边境的王三春那些巨匪相提并论,但他同样积累了庞大的势力。赖金廷不仅有众多手下,还有大量的武器,且手段极其残忍。在他的统治下,金堂县成为了人人谈之色变的“匪县”,而当地百姓也因此将自己与赖金廷一同称为“金堂匪帮”,由此可见他的恶行给这片土地带来了何等深重的灾难。
那么,赖金廷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土匪的呢?他的恶行究竟到了何种地步?最终又是如何覆灭的呢?
一、投身土匪,初露锋芒
赖金廷出生于1877年,家住金堂的红瓦子店。尽管成都这片沃土上,天公作美,物产丰富,但赖金廷自幼并不满足于劳作得来的微薄收入。年轻时的他,像许多渴望一夜暴富的青年一样,厌倦了艰辛的生活。他勉强在私塾学习了两年后便放弃了学业,开始混迹社会,成为了一名游手好闲的青年。逐渐,他结识了一些不务正业的同伴,并对当地的袍哥组织产生了浓厚兴趣。赖金廷很快便加入了自己堂兄赖熙所领导的袍哥会,开始通过收取保护费以及参与抢劫活动获取财富。
展开剩余70%18岁时,赖金廷在堂兄和堂姐夫彭执其的鼓动下,加入了彭执其的匪伙,彻底踏上了成为土匪的不归路。赖金廷凭借着自己阴险狠毒的个性,很快就引起了彭执其的注意,得到了多把武器。凭借这些武器,他不仅拦路抢劫,还大肆洗劫民宅,迅速发展出一支拥有200多人、装备精良的匪队。在短短几年内,他的势力逐渐扩大。
虽然赖金廷曾短暂地被四川军阀收编,领过军饷,但他依然我行我素,继续着自己的土匪生涯,甚至在一边当军官、一边做土匪。很快,赖金廷的匪党越来越强大,拥有了超过300支手枪和1000支步枪。甚至连驻守金堂的国军旅长杨秀春也开始对赖金廷心生畏惧。
二、烧杀抢掠,恶行累累
赖金廷以绑架勒索为主的犯罪手段,让他迅速积累了大量财富。他有一个特别的术语来形容绑架行动,成年男子被称为“拉肥猪”,而儿童则被称为“抱童子”。在实施绑架时,赖金廷极为残忍。每次绑架,他都会索要天价赎金,而人质则被关押在水牢、猪圈或山洞里,遭受无情的折磨。轻则拳打脚踢,重则刀剑加身。有时,若赎金未能按时缴纳,赖金廷还会送去被切割的人体部位,如手指、耳朵甚至眼球,威吓家属支付赎金。即使人质最终死于折磨,赖金廷依旧会向家属勒索“死人钱”。
在这些恐怖的绑架事件中,赖金廷深谙人性,知道父母对孩子的疼爱,往往通过绑架儿童来获取更多的钱财。每当他绑架儿童时,总会提出高额赎金,父母为了孩子,不得不迎合他的要求。金堂县的父母甚至用“赖金廷来了”这句话来威慑孩子,以避免他们犯错。
除此之外,赖金廷还钟爱洗劫场镇。1922年3月,他带领匪徒抢劫了金堂县最大的一家绸缎铺,店员无一幸免,店铺被洗劫一空。那时的店主最后掏出了仅剩的一块银元,才勉强保住了性命。尽管如此,店主的家破人亡,无法再度恢复生意,最终只能离开家乡,四处流浪。
年底,赖金廷再次带着匪徒来到云秀场,趁着集市热闹时洗劫了所有行人和店铺。因抢劫的物品太多,他还强迫百姓用鸡公车运输,稍有不从,便当场处决。赖金廷不仅对百姓血腥残暴,对军阀流寇也是心狠手辣,经常趁机掠夺溃败军队的武器。
三、由匪变官,肆意横行
赖金廷的不断扩张引起了四川军阀杨秀春的注意。在几次围剿未果后,杨秀春决定以招安的方式来收服赖金廷。1926年,杨秀春与赖金廷达成协议,成立“联合保安团”,并任命赖金廷为副团长。然而,赖金廷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行为,反而更加肆无忌惮。他利用招安的契机,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大肆敛财,开征各种苛捐杂税,像田赋附加税、保商税、商船税等,让百姓们在苦海中挣扎,任凭他横征暴敛。
在这段时间,赖金廷利用不义之财大肆修建宅邸,置办田地,过上了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。但他也因此招致了更多的敌人。为了争夺地盘,赖金廷与亲家罗春山发生冲突,最终将罗春山设计致死,几乎完全控制了金堂县及周边区域。
四、血债累累,命丧烧龟滩
随着赖金廷的暴行愈加猖獗,他终于激怒了川军最高总指挥邓锡侯。邓锡侯指挥四川各路国军开始围剿赖金廷。尽管赖金廷机智狡诈,但在川军的围追堵截下,他最终不得不逃入绵竹县附近的烧龟滩。
某日清晨,赖金廷和几个手下正在河边煮食汤圆时,被炮楼上的保安团士兵发现。士兵大声喝问:“你们是谁?”赖金廷的手下仍不知悔改,回答道:“我们做人的。”然而,紧接着便是几梭子子弹,精准地击中了赖金廷的太阳穴,巨匪当场毙命。赖金廷的死,终结了这个曾让百姓闻风丧胆的土匪传奇,也为他的罪行画上了句号。
发布于:天津市